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庫茲威閱讀機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Kurzweil Reading Machine
作者: 陳長益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庫茲威閱讀機在一九六○年代中期,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庫茲威(Raymond Kurzweil)所發展出來的。該閱讀機為一供盲人及閱讀出版品有障礙的人所使用的電腦,可將印刷出版品直接轉換成合成語音。轉換的資料可來自不同的字體及大小,合成之後的語音除了以整個字呈現之外,亦可為多國語言。在經過短時間的熟練使用之後,轉換之後的語音很容易加以理解。該閱讀機亦可作為有聲計算機和會說話的電腦。
  庫茲威閱讀機的優點超越點字或一般的直譯閱讀機。因為以語音的方式輸出,易懂且不需太多的專門訓練。同時,速度也可高達每分鐘二五○個英文單字。
  使用者認為庫茲威閱讀機有許多優點,如能和一般人一樣閱讀所有的出版品,以自己慣用的速度來閱讀,在自己想閱讀時閱讀,以及同時擁有隱私性和獨立性等。不過,其缺點則為價格高、體積大,另外當出版品的字跡模糊或過小時則有語音合成的困難。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庫茲威閱讀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