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工萱隊(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王寶祥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工宣隊是大陸地區文化大革命中進駐學校的「工人毛澤東思想宣傳隊」的簡稱。一九六八年七月下旬,根據毛澤東的指示,北京工農兵毛澤東思想宣傳隊(後來稱為工人毛澤東思想宣傳隊)在人民解放軍戰士的配合下,開進清華大學,宣傳毛澤東的指示。八月十五日,毛澤東接見進駐清華大學工宣隊的代表,接著又講了工宣隊要「永遠領導學校」。八月二十五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中央文革發出〔關於派工人宣傳隊進學校的通知〕。該通知引用了毛澤東的指示:「我國有七億人口,工人階級是領導階級,要充分發揮工人階級在文化大革命中和一切工作中的領導作用。工人階級也應當在鬥爭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覺悟。」該通知提出,在已經建立了革命委員會的大、中城市,要在革命委員會的領導下,以工人為主體,配合人民解放軍戰士,組成毛澤東思想宣傳隊,分期分批進入各學校,先進大學,後進中小學。八月二十六日〔人民日報〕刊載〔紅旗〕雜誌姚文元的文章〔工人階級必須領導一切〕。文章引述了毛澤東的指示:「實現無產階級教育革命,必須有工人階級領導,必須有工人群眾參加,配合解放軍戰士,和學校的學生、教員、工人中決心把無產階級教育革命進行到底的積極分子實行革命的三結合。工人宣傳隊要在學校長期留下去,參加學校鬥、批、改的任務,並且永遠領導學校。在農村,則應由工人階級最可靠的同盟者貧下中農管理學校。」從此,大陸各大中城市普遍派工宣隊進駐學校,農村則派貧下中農毛澤東思想宣傳隊管理學校。文化大革命後,一九七七年十一月中共中央認為工宣隊可以盡早宣布撤出學校。中共中央在批示中指出「現在從學校撤出工宣隊,已不影響無產階級教育事業的發展。」根據這一精神,各地進駐大、中、小學的工宣隊隨即全部撤出學校。之後,隨著對文化大革命的徹底否定,向學校派駐工宣隊亦被否定。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工萱隊(大陸地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