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葛塞爾兒童發展量表〕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Gesell Test of Child Development)
作者: 王珮玲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葛塞爾(A.L. Gesell)和他的同事經過一連串對嬰兒及學齡前兒童發展過程的長期追蹤研究,在耶魯大學編製出〔葛塞爾兒童發展量表〕,這是評估兒童發展的第一個有系統及具實徵基礎的量表,廣為心理學家及小兒科醫師在應用和研究上使用。
  量表包括五個主要行為層面:(1)適應;(2)大肌肉動作;(3)精細動作;(4)語言;(5)個人和社會行為。
  量表有一套標準化程序來觀察及評量兒童日常生活的行為發展。少部分雖然可稱為測驗,但大部分項目都是純粹用觀察的方式進行,資料的收集係經由直接觀察兒童對標準化玩具和其他刺激物體的反應,並且由母親補充有關資料。在評量兒童反應時,主試者除了根據一套非常詳細針對不同年齡層所具有的典型行為的語文描述外,並可參照一些圖解。
  〔葛塞爾兒童發展量表〕在觀察及計分過程上未如一般心理測驗那麼標準化,然而由受過專門訓練的人員使用,評分者間信度仍可高達○‧九五以上。此量表可提供給小兒科醫生及其他專業人員對兒童發展有更深入的了解,並作為醫學檢驗確定早期兒童是否有神經系統障礙或是行為異常之最佳輔助工具。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葛塞爾兒童發展量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