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藝術圖書館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rt Libraries and Collections
作者: 林巧敏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藝術圖書館就如同其他類型圖書館的功能相仿,為保存人類過去紀錄的機構,除廣泛收集各種類型的相關資料外,並藉由目錄及索引等書目工具,將資訊傳播予讀者。
  藝術圖書館服務的讀者群,大致可分為3類:
  (一)專業者:包括藝術歷史學家、博物館館長、評論家、藝術家、以及藝術教育人員。
  (二)學生:主要指在大學、藝術學校或高中修習的學生。
  (三)藝術的業餘愛好者。
  藝術圖書館往往以各種型態,存在於大學圖書館或公共圖書館中。美國大學的人文學院均擁有相當豐富的藝術資料館藏,以滿足藝術學系學生的需求。在公共圖書館往往設有藝術部門(Fine Arts Department),以便對各類特殊的藝術作品進行組織並善用之。
  在重視藝術發展的歐洲,藝術圖書館通常是由政府機關或私人基金會所支持的獨立機構,如位於巴黎的弗尼圖書館(The Bibliotheque Forney)為標準典範,其他尚有位於柏林的藝術圖書館(The Kunstbibliothek),位於慕尼黑的中央美術史圖書館(The Library of the Zentralinstitut für Kunstgeschichte),位於羅馬的國立藝術史圖書館(The Instituto Nazionale di Archeologia e Storia Dell'Arte)等單位,均對一般民眾開放使用。
  國內的藝術圖書館除各大學相關系所圖書館擁有豐富館藏外,私人協會成立的圖書館,有中華民國繪畫欣賞協會輔成立不久的藝術欣賞交流圖書館,該館資料借閱採會員制,並定期舉辦藝術欣賞活動或講座。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藝術圖書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