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二角塵蛛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二角塵蛛
英文名: Cyclosa mulmeinensis
描述:
【形態特徵】   

雌蛛體長4 ~ 5 mm,雄蛛4 mm。背甲黑色,略呈卵形,後端較寬,後緣呈中間稍內凹之截平狀,前端鈍圓。背甲隆起,頸溝和中窩明顯凹陷,因此背甲明顯區分為三部分。胸板略呈倒三角形,黑褐色,中央有黃褐色斑紋。步足褐色,各節具有不明顯的橫帶。腹部略呈卵形,前方較寬,肩部左右各有一個錐形尖突,類似動物之角,故名。背面體色變異大,一般為灰褐色或褐色,具有明顯黑褐色葉狀斑。雄蛛較雌蛛稍小,體長4 ~ 5mm,其體色和斑紋與雌蛛類似,但斑紋較不典型,體色亦深。 【習性】   

廣布於臺灣各地低海拔山區、田野、校園和公園中。北部數量較少。常在灌木和草叢上結網捕食。網為水平或傾斜圓網。蜘蛛常站立在網面上,與大部分蜘蛛的懸掛式不同。

分布:
非洲、菲律賓、日本、臺灣
作者: 陳世煌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