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捲葉袋蛛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捲葉袋蛛
英文名: Clubiona japonicola
描述:
【形態特徵】   雌蛛體長約7~9 mm。背甲淺褐色,長大於寬,無其他斑紋。中窩縱向,頸溝和放射溝不明顯。眼八個,排成二列,前、後眼列皆稍前曲,後眼列較前眼列長。上顎強大,呈黑褐色。胸板黃褐色。步足黃色,各步足蹠節和跗節為淺褐色。腹部橢圓形,背面呈黃褐色,向後顏色漸濃而呈紅褐色。心臟斑淺褐色。絲疣突出腹部末端。雄蛛體長約6~7 mm,體色和斑紋與雌蛛同。本屬蜘蛛種類繁多,臺灣至少有15種以上,且多為特有種,外形均很類似,由於目前資料很不完整,鑑定較困難。

 

【習性】   分布於臺灣各地的低海拔山區和平 地,主要棲息水田、草地,河濱或路旁等地方。夜間常在枝葉上漫遊,覓食或尋找配偶。雌蛛產卵時,常將禾草3折做成肉粽形巢室,雌蛛在內產卵並守衛之,直到小若蛛孵出為止。

分布:
中國、俄羅斯、日本、印尼、菲律賓、泰國、臺灣
作者: 陳世煌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