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湎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iǎn
解釋:
  1. 沉迷。
    【例】沉湎、耽湎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湎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iǎn
解釋:
[動]
沉迷於酒。《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下》:「京房易傳曰:『君湎于酒,淫于色,賢人潛,國家危,厥異流水赤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湎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沉迷於酒。《說文解字.水部》:「湎,沈於酒也。」《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下》:「京房易傳曰:『君湎于酒,淫于色,賢人潛,國家危,厥異流水赤也。』」

2. 沉迷、迷戀。《墨子.魯問》:「國家憙音湛湎,則語之非樂非命。」唐.顏師古《隋遺錄》卷上:「帝昏湎滋深,往往為妖祟所惑。」

3. 放縱。《荀子.非十二子》:「多少無法,而流湎然,雖辯,小人也。」《漢書.卷八五.谷永杜鄴傳.谷永》:「亂服共坐,流湎媟慢,溷郩無別。」

注音: ㄇㄧㄢ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湎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