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夭邪 - 教育百科
ˊ
  • 漢語拼音 yāo xié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āo xié
解釋:
1.歪斜不正。宋.趙蕃〈明叔以僕護筍不除作長句為調次韻〉:「春風逞夭邪,爛漫吹已足。」元.張翥〈踏莎行.芳草平沙〉詞:「薄劣東風,夭邪落絮,明朝重覓吹笙路。」也作「歪斜」。
2.形容女子體態輕盈,婀娜多姿的樣子。宋.王楙《野客叢書.卷一六.馺娑承明》:「樂天詩曰:『莫言蘇小小,人道最夭邪。』」宋.陳與義〈清明〉詩二首之一:「街頭女兒雙髻鴉,隨蜂趁蝶學夭邪。」也作「夭斜」。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夭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