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面力 - 教育百科
表 | |
面 | |
力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surface force |
作者: | 楊瑞珍 |
日期: | 2002年12月 |
出處: | 力學名詞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物體受外力時,在物體表面所承受的力稱為表面力。表面力發生於物體與物體接觸的邊界面,例如,在一個黏性流管的內部流場,流體與管壁間的接觸面有剪應力和壓力,此等力即稱為表面力。在土壤力學方面,此力又分為: 1.任何作用於材料或物體內部或外部某一面之力。 2.土壤顆粒間之作用力,除了重力之外的其他作用力,尤其是因顆粒表面帶不平衡電價所產生的作用力。 礫石、砂土、與非凝聚性沉泥,單位質量(例如1g)所含的顆粒數量不多,表面積總和也不大,顆粒表面也極少有不平衡電價,因此,顆粒間的作用力,幾乎全由重力所提供。粘土,由於顆粒極細,且多呈扁平之片狀,單位質量所含的顆粒數量極多,表面積總和也很大,顆粒表面含有極多的不平衡電價,因此,顆粒間的作用力,幾乎全部是顆粒表面力,而非重力所提供者。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表面力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