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爿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ㄑㄧㄤˊ
  • 部首外筆畫 0
  • 總筆畫 4
  • 漢語拼音 bànqiá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áng
解釋:
[名]
1.木頭劈成兩半,左半塊稱為「爿」。
2.二一四部首之一。
注音:
漢語拼音: bàn
解釋:
[名]
1.江蘇方言。量詞:(1)計算店鋪的單位。相當於「家」、「間」等。如:「一爿店」。《文明小史》第一○回:「一路言來語去,不知不覺已到了昨日所住的那爿小客棧內。」(2)計算田地的單位。相當於「塊」、「片」等。如:「父親留下的就只剩那一爿田了。」
2.整體中的部分。如:「一刀下去,將賊砍成兩半爿!」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爿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î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副] ] 邊、旁。表示所在位置。
  2. [[名] ] 片。整體中的一部分,被切開後呈片狀的部分。
  3. [[量] ] 計算片狀的東西。
  4. [[名] ] 漢字的部首偏旁。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爿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