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協調 - 教育百科
課 | |
程 | |
協 | |
調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Curriculum Coordination |
作者: | 周淑卿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將一個學校內或不同學校間所存在的課程目標與學習的核心概念之歧異,予以協商調整,使課程更趨連貫與統整,此種措施稱為課程協調。 個別的教師或學校固然有其對課程的獨特設計,但是若各個教師或學校皆完全獨立設計一套不同的課程,則有待商榷。理由至少有兩點:其一,同一個教育系統中的課程,不論目標或核心概念皆可能有很多相似處,若相互協調,可促進校內或校間的課程一貫;其二,課程計畫的工作若由原點開始,徒耗人力與經費;課程協調使各種課程計畫相互取長補短,促進課程完善。課程協調的重點在於「目標」與「核心概念」,確定一個學校內的不同教師,或一個地區內的不同學校對於課程所包含的核心概念及所欲達成的目標,都能建立基本共識。只要有此共識,無論學生在哪一個學校或教室中學習,無論教材的細節與學習途徑有多大的差異,皆確定能學習到核心概念,達成某種共識的學習目標。藉此,學生無論是轉學或更換任課教師,皆較能順利進入新的學習環境,接受新教材。 進行課程協調的途徑有二: 1.系統的途徑:讓學校的目的、教師的目標、學生表現的評量都連貫。主要的作法是,首先確認各學習層級的課程目標;其次,界定重要的概念或技能;再則,由教師會商課程重點,並取得共識。 2.文化的途徑:採多元的文化觀,由學校相關人員(如家長、教師、學生)共同參與,建立一致的信念,提出多樣方案,再行統整。 無論採行何種途徑,課程協調的目的皆在建立學校人員之間,對課程的共同價值觀。對校內而言,有助於統整課程發展工作;對不同學校而言,有利於合作發展。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課程協調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