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屭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 部首外筆畫 21
  • 總筆畫 24
  • 漢語拼音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參見「贔屭」、「屭屭」等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贔屭」:

⑴ 用力的樣子。《字彙.尸部》:「屭,贔屭,作力貌。」漢.張衡〈西京賦〉:「綴以二華,巨靈贔屭。」

⑵ 強勁的樣子。唐.盧仝〈月蝕〉詩:「森森萬木夜殭立,寒氣贔屭頑無風。」

⑶ 動物名。龜類,好負重,舊時碑下所刻仙龜怪物即是。明.楊慎〈龍生九子〉:「俗傳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一曰贔屭,形似龜,好負重,今石碑下龜趺是也。」

2. 「屭屭」:勇猛有力的樣子。

注音: ㄒㄧ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屭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