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懶散 - 教育百科
ˇ
ˇ
  • 漢語拼音 lǎn sǎn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ǎn sǎn
解釋:
  1. 懶惰散漫的樣子。
    【例】為了避免退休後日漸懶散,他決定投身社會的公益活動。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懶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關連字詞
相反詞: 勤奮、勤快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ǎn sǎn
解釋:
1.懶惰散漫的樣子。元.馬致遠〈四塊玉.酒旋沽〉曲:「本是個懶散人,又無甚經濟才,歸去來。」《警世通言.卷一八.老門生三世報恩》:「蒯公愈加懶散,上京會試,只照常規,全無作興加厚之意。」也作「懶懶散散」。
2.把事情擱置一旁不加過問。《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過了年餘,已知張千、李萬都逃了,這公事漸漸懶散。」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懶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相關閩南語 兩光荏懶散仙散形懶性
相似詞 懶惰 相反詞 起勁、努力、勤懇、勤勞、勤奮、勤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