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解像力 - 教育百科
ˇ
ˋ
ˋ
  • 漢語拼音 jiě xiàng l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ě xiàng lì
解釋:
1.攝影材料每一公分的區間內所顯示出的線條數。解像力愈強,線條數愈多,清晰度愈高。也稱為「分解力」。
2.在高空觀測地面時,所能分辨地上物體與物體間隔的最小距離。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解像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esolving power
日期: 2003年10月
出處: 測繪學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儀器或人眼對兩個非常靠近的物點,剛能加以分辨的能力。或攝影時攝影機透鏡及感光藥膜、或遙感器,對所攝細微景物分辨的能力,又稱解析力。依所使用的儀器和所要分析的物體性質不同,有不同的衡量方法。例如攝影機透鏡的解像力,通常以所攝像片上一公厘寬度內,能分辨出黑白相間線條之數量為準。但人眼或望遠鏡觀察物體時,則以兩物點間之視角大小來量度。線數愈多或視角愈小,表示解像力愈高,所攝像片愈清晰。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解像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