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搧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搧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shān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搧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shān |
解釋:
[動] 1.用手摑臉。如:「搧他一個大耳光。」 2.搖動扇子使生風。如:「搧火」、「搧煙」。 3.從旁鼓動、挑撥事端。通「煽」。如:「搧動」、「搧惑」。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搧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sàm
|
解釋:
|
|
音讀: |
siàn
|
解釋:
|
|
同義詞: | 抉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搧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用手摑臉。如:「搧他一個大耳光。」《集韻.平聲.仙韻》:「搧,批也。」 2. 搖動扇子使生風。如:「搧火」、「搧煙」。元.岳伯川《鐵拐李》第二折:「休學那犯十惡桑新婦,綵扇題詩則將那墓頂搧。」《警世通言.卷二.莊子休鼓盆成大道》:「莊生行起道法,舉手照塚頂連搧數搧,水氣都盡,其土頓乾。」 3. 從旁鼓動、挑撥事端。通「煽」。如:「搧動」、「搧惑」。 4. 甩動。《玉篇.手部》:「搧,動也。」《水滸傳》第四回:「智深把皂直裰褪膊下來,把兩隻袖子纏在腰裡,露出脊背上花繡來,搧著兩個膀子上山來。」 |
|
注音: | ㄕㄢ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搧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