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克勤於邦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傳元龍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克勤於邦就是竭盡心力,勤勉不懈為國家效勞的意思。語見〔尚書.大禹謨〕唐堯時代遭遇了嚴重的水患,人民顛沛流離,四方諸侯推薦鯀治水,他用築堤防堵的方法,花了九年的時間,洪水依然氾濫,人民無法安居。舜代堯攝政,將鯀治罪,改命禹治水。
  依據〔尚書.益稷篇〕記載,當時洪水滔天,浩浩蕩蕩,包圍了山頭,淹沒了丘陵,百姓沉於洪流水中,禹和益指揮諸侯和人民,登山測量,樹立標記,疏通了九條河流,以宣洩水勢,並導之入海。禹「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克服了地形的障礙,終於治平水患。然後與后稷教民耕種,使百姓足衣足食,過著安居的日子。
  禹為了邦國,為了救生靈,結婚四天就去治水,後來他的兒子啟出生後,不停地啼哭,他也不顧兒女私情,只顧忙於水患,治水共用了十三年,在這期間,曾有三次經過自己家門而不入,這種勤於公事、忘卻私情的胸懷,令人敬佩,所以舜以「克勤於邦」,讚美禹為國忘家忘身的精神。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克勤於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