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酥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ㄩㄥˋㄧㄡˊㄏㄢˋㄇㄧㄢˋㄈㄣˇㄉㄥˇㄎㄠˇㄓˋㄦˊㄔㄥˊ˙ㄉㄜㄙㄨㄥㄘㄨㄟˋㄕˊㄆㄧㄣˇㄖㄨˊ:「ㄈㄥˋㄌㄧˊㄙㄨ」、「ㄏㄜˊㄊㄠˊㄙㄨ」。
  2. ㄙㄨㄥㄘㄨㄟˋㄧˋㄙㄨㄟˋ˙ㄉㄜㄖㄨˊ:「ㄙㄨㄘㄨㄟˋ」、「ㄒㄧㄤㄙㄨㄎㄜˇㄎㄡˇ」。
  3. ㄖㄡˊㄖㄨㄢˇㄨˊㄌㄧˋㄖㄨˊ:「ㄙㄨㄖㄨㄢˇ」、「ㄙㄨㄇㄚˊ」。
  4. ㄏㄨㄚˊㄖㄨㄣˋㄦˊㄍㄨㄤㄐㄧㄝˊㄖㄨˊ:「ㄙㄨㄒㄩㄥ」。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酥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用油和麵粉等製成的鬆脆食品。
    【例】鳳梨酥、核桃酥
  2. 鬆脆易碎。
    【例】酥脆可口
  3. 柔軟無力。
    【例】酥軟、酥麻
  4. 滑潤而光潔。
    【例】酥胸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用油和麵粉等製成的鬆脆食品。如:「鳳梨酥」、「核桃酥」。
2.參見「酴酥」條。
[動]
酸軟。《水滸傳》第一○一回:「王慶看到好處,不覺心頭撞鹿,骨軟觔麻,好便似雪獅子向火,霎時間酥了半邊。」
[形]
1.柔軟無力的。如:「酥軟」、「酥麻」。
2.柔嫩而光潔的。如:「酥胸」。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oo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 食物鬆脆可口。
  2. [[形] ] 人因為陶醉而覺得全身軟弱無力。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以乳類精煉而成之飲料。《廣韻.平聲.模韻》:「酥,酥酪。」唐.杜牧〈和裴傑秀才新櫻桃〉詩:「忍用烹酥酪,從將玩玉盤。」《菩薩本緣經》卷下:「譬如鑽冰求酥,是實難得。」

2. 「酴酥」:屠蘇酒之別名。以屠蘇、山椒、白朮、桔梗、防風、肉桂等藥草調製而成。相傳於陰曆正月初一,家人先幼後長飲之,可避邪、除瘟疫。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於是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亦稱為「屠蘇」、「酴酥」。

3. 柔嫩而光潔。《大宋宣和遺事.亨集》:「門兒底笑語喧呼,門兒裡簫韶盈耳;一個粉頸酥胸,一個桃腮杏臉。」

4. 酸軟無力。《水滸傳》第一○一回:「王慶看到好處,不覺心頭撞鹿,骨軟觔麻,好便似雪獅子向火,霎時間酥了半邊。」《西遊記》第三七回:「唐僧見說是鬼,諕得觔力酥軟,毛骨聳然。」

5. 用油和麵粉等製成之鬆脆食品。如:「鳳梨酥」、「核桃酥」。

注音: ㄙㄨ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酥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