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科學本體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Ontology of Science
作者: 游雅廷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類對外在世界的看法組成人類的知識系統,不同的本體觀(ontological view)產生對知識不同的詮釋,科學本體論在探索科學知識的「實在」(reality)是什麼?這個問題從古希臘哲學家就開始探索一直到現在。
  實徵論對科學知識的主體觀,視知識的組成與時間、空間、情境無關,知識主體為「一外在存在且價值中立(value-free)的實體」,由於邏輯理性所存在的客觀性,沒有介入人類情感、倫理等價值觀念,將人與外在存在的實體分開,視「經驗為人類所產生的類化法則」,可經由不同的儀器與技術及方法學的轉換系統,獲得檢證(verification)。實徵論對知識組成的主體觀,使當代科學知識從具體的「巨觀」現象,經由人類抽象思維建立了「微觀」的理論模型。
  實徵論對知識主體認為「知識為外在存在的實體,此一實體存在有完全普遍的規則(general laws)。」實徵論對知識主體有下列之假設:(1)科學家探討的外在實體與欲取得的目標具有一致性,因此只要有合適的方法即能達成,此一方法的基礎為理性邏輯;(2)科學家使用相同的方法學即可獲得相同的結論,因為方法學具客觀性;(3)科學家使用的概念可經由定義,具體且客觀的呈現。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科學本體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