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藍尖尾無鬚鱈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Iue Hake,Blue Grenadier,Hoki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Macruronus novaegealandiae (Hecter, 1871)
形態:
體延長而側扁,尾部細長而尖。上下頜具中等犬齒,最長的牙齒不超過眼徑的1/4。鰓耙27~30。第一背鰭基底短且完全為軟條而無硬棘;第二背鰭與臀鰭基底等長,其末端皆與尾鰭相連。體側上部呈淡藍色,下部則為銀白色。最大體長可達1.4公尺。
分布:
主要分布於西南太平洋水域。
生態習性:
中、深層水域魚類,棲息深度很廣,從5~900公尺深均有分布,稚魚甚至棲息於河口區及港灣內,一般棲息深度約在200~800公尺間。以魚類、烏賊及甲殼類為食。產卵季節在7~9月間。
利用:
此魚是澳洲、紐西蘭的重要漁獲,年產量可達20萬噸以上。魚肉質鮮美,多種煮法皆宜。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亞綱: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組: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亞組: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目:
鱈形目(Order Gadiformes)
首目:
准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Paracanthopterygii)
科:
尖尾無鬚鱈科(Family Macruronidae),Southern Hakes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藍尖尾無鬚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