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白頸噴鴷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White-necked Puffbird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Notharchus macrorhynchos
形態:
體長25公分。喙黑色,厚重且呈鉤狀,頭部羽毛膨鬆,使得頭部看起來很大,雌雄鳥皆有明顯黑白相間的羽色,頭冠黑色延伸至眼形成黑色過眼帶,頭部其他部位皆為白色,背部、翼和尾羽為黑色,腹部則為白色,胸部具一黑色橫帶。亞成鳥前額和腹部呈淺灰色。
分布:
共5亞種,分布於美洲,包括墨西哥南部、中美洲、南美洲玻利維亞北部、巴西東南部、巴拉圭和阿根廷北部。
生態習性:
棲息於潮濕的熱帶森林、開闊的次生林和熱帶草原。會安靜的在突枝上等待獵物,利用突擊的方式捕食飛行中的或在植物上的大型昆蟲,偶而也會吃軍蟻、蜥蜴和小型脊椎動物。平時不常叫,但有時會發出一連串小而細的囀聲。巢洞由雌雄鳥共同挖鑿,築於樹上的白蟻丘。
綱:
鳥綱(Class Aves)
目:
鴷形目(Order Piciformes)
科:
噴鴷科(Family Buccon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白頸噴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