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噪鵑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噪鵑
英文名: Eudynamys scolopaceus chinensis
描述:
體長約38cm。雄鳥全身黑色帶有藍綠色光澤。雌鳥頭及背面暗褐色,密佈許多白色縱斑。翼有白色橫斑。尾長褐色,有多道淡褐色橫斑。腹面黑褐色,喉至上胸有白色縱紋。下胸、腹部及尾上覆羽有多道白色橫紋。眼紅色。喙淡綠色。腳藍灰色。
分布:
分布於印度向東經中南半島至華南、菲律賓、馬來半島、印尼群島、澳洲北部與東部。台灣僅於過境期不規律出現於少數濱海地點,離島澎湖也有紀錄。於金門、馬祖比較普遍。
作者: 林文宏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mmon Koel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Eudynamys scolopcea
形態:
體長39~46公分。亞種間羽色變化很大。雄鳥羽色從全身黑色到褐色有白斑。母鳥羽色澤大致為體上棕色有白斑,體下白底有褐色斑紋。喙基部黃色,末端黑色。腳黑色。
分布:
共13亞種,分布於亞洲南部之印度、東南部到新幾內亞和所羅門群島及澳洲東部和北部。
生態習性:
棲地形態為森林,偏好會結果實的樹木。繁殖期的時候,常常可以聽到響亮的鳴叫。雄鳥會發出像 “ko-el”的響亮哨音,而雌鳥會回應刺耳的短哨音。行托卵寄生,不同地區托卵的對象不同,在印度,托卵的對象主要是鴉科鳥類,在澳洲,對象則是較大型的蜂虎和黃鸝。噪鵑幼鳥會吃掉寄主大部分的食物,使得其他幼鳥餓死,或是將其他幼鳥推出巢外。成鳥在樹冠層覓食樹木的果實,也常常到人類的花園或是農場中吃食耕作的果實。
綱:
鳥綱(Class Aves)
目:
鵑形目 (Order Cuculiformes)
科:
杜鵑科(Family Cucul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噪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