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棕臉侏鸚鵡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uff-faced Pygmy-Parrot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Micropsitta psuio
形態:
體長8公分。尾羽短而硬,似啄木鳥。雄鳥喙和腳灰色,臉部黃色;頭頂、頸背、背部、喉部、胸部、腹部和翅膀皆為綠色,其中頭頂、背部帶有暗褐色斑紋,翅膀末端暗褐色;尾羽黑色。
分布:
共4亞種,分布於新幾內亞北部和東部的低地和其近岸的島嶼及俾斯麥群島(Bismarck Archipelago)。
生態習性:
棲息於低海拔森林、次生林。自樹幹和樹枝的樹皮間撿拾食物,主食地衣、菌類植物,也吃果實、種子和昆蟲。在樹幹上覓食時,尾羽可以幫助其支撐本身的重量。成群移動,也會一起在白蟻巢裡休息。巢築於樹洞中。
綱:
鳥綱(Class Aves)
目:
鸚形目 (Order Psittaciformes)
科:
鸚鵡科 (Family Psittac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棕臉侏鸚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