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石鹽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主要由鈉和氯所構成,屬等軸晶系。在晶體結構中,氯離子組成立方最緊密堆積,鈉離子則充填在晶胞的八面體空隙中。在自然界,以立方體的晶形最為常見。 不含雜質的石鹽,呈無色或白色,若混入雜質則常帶黃、紅、粉紅、藍或紫色。具鹹味、易溶於水、硬度低、白色條痕、立方晶形和解理,為其主要特徵。 石鹽為一種相當普遍的礦物,多產在乾燥的內陸盆地鹹水湖或是蒸發劇烈的潟湖和海灣沈積物中。而在台灣西南及中國東南沿海省份,許多石鹽乃是海水經蒸曬而來。 石鹽是人們日常食物中不可或缺的一種調味料,同時,它也可以提煉鈉和氯,以製造鹽酸或其它氯化合物,為一種重要的化學工業原料。
知識 1:
螢光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石鹽
國內產地: 嘉義、台南濱海一帶
國外產地: 中國大陸西藏地區
學域-大分類: 地質-岩礦類
礦物分類: 鹵化物
紀錄類別: 礦物知識單元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