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Quedius (Raphirus) shan Smetana, 1995 - 教育百科
Q
u
e
d
i
u
s
s
h
a
n
S
m
e
t
a
n
a
,
1
9
9
5
(Raphirus)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Quedius shan 體色從磚紅色至磚紅棕色,頭亮黑色至在後端三分之二處具亮黑色斑點,使複眼旁之條紋和上頰色淺,前胸背板有些區域變暗,有時全部暗色,從暗棕色至亮棕黑色,但邊緣除外,色較淺。腹部明顯具彩虹色彩,附器磚紅色至棕磚紅色,所有脛節中央色暗,但有時前足脛節色較淺。Q. shan 與Q. chang 的差別除了陰莖構造外,還有前翅表面點刻間具微點刻,而與Q. meei不同處除了陰莖構造外,在於頭部與胸部顏色型式不明顯,且腹部背板上的點刻較稀疏。本種發生於2100公尺至略超過3000公尺山區的森林環境中,可於常綠闊葉林中或闊葉林與針葉林之混生林中,在接近小溪或森林滲流處,以篩檢苔蘚、枯枝落葉和其他森林地表腐質方式取得標本。截至目前為止,有關本種之文獻僅有一篇,因此本種之描述以Smetana (1995) 所發表之原始文獻為主。
知識 1:
皆陸生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Quedius (Raphirus) shan Smetana, 1995
中文亞科名: 隱翅蟲亞科
中文亞綱名: 有翅亞綱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中文目名: 鞘翅目
中文科名: 隱翅蟲科
中文綱名: 昆蟲綱
中文總科名: 隱翅蟲總科
中文門名: 節肢動物門
分布海拔高度: 中海拔﹝1000~2500公尺﹞
台灣分布地點: 常綠闊葉林中或闊葉林與針葉林之混
學域-大分類: 動物-昆蟲類
拉丁亞屬名: Raphirus
拉丁亞科名: Staphylininae
拉丁亞綱名: Pterygota
拉丁屬名: Quedius
拉丁族名: Quediini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目名: Coleoptera
拉丁科名: Staphylinidae
拉丁種小名: shan
拉丁綱名: Insecta
拉丁總科名: Staphylinoidea
拉丁門名: Arthropoda
棲所環境: 落葉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