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losphaeria maritima - 教育百科
H | |
a | |
l | |
o | |
s | |
p | |
h | |
a | |
e | |
r | |
i | |
a | |
m | |
a | |
r | |
i | |
t | |
i | |
m | |
a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
英文名: | Halosphaeria maritima |
描述: 子囊果180-570(-670)微米寬,球形,似球形或卵形,埋生或表生,有孔口,有乳狀突起,革質,近乎透明、或呈乳白色或煙醺灰色,有時上半部顏色較下半部為深,獨生或叢生。子囊果壁8-32微米厚,由6至9層的厚壁細胞,與部分有大胞腔的長形細胞形成角狀細胞組織,在子囊果腹處與偽薄壁細胞融合。頸部100-390(-600) × 20-60微米,似圓柱狀,或截短的圓錐狀,有時分叉,或者一個子囊果有兩個。偽薄壁細胞為大而薄壁的細胞,橢圓形或多邊形,充滿初生的子囊果腹,最終破裂形成鏈狀側絲,7-9.5微米寬。子囊72-148 × 21.5-39微米,8個孢子,棍狀或者寬紡錘狀,有些呈尖形,有柄,單囊壁,薄壁,無子囊頂端附屬器,早期水解。由子囊果腹基部發育而來。子囊孢子18-30(-31.5) × 8-13微米 (不含附屬器),橢圓形,卵形或寬橢圓形,單分隔,隔膜處不內縮,透明,有附屬器,最初被似膠狀物包圍,散開後持續黏附在子囊孢子兩端。附屬器通常成對呈軛狀,頂端較細且不規則延長。 |
|
分布: 世界分布於阿根廷、加拿大、丹麥、法國、德國、英國、冰島、挪威、葡萄牙、瑞典、美國、日本、智利、馬來西亞、臺灣。臺灣分布於北關、磯崎、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鶯歌石、和美 (新北市)、石梯坪、濂洞。 |
|
作者: | 郭聖育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