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內疚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nèi jiù
解釋:
  1. 內心覺得慚愧不安。
    【例】肇事司機對自己無心所闖下的大禍,感到非常內疚。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內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nèi jiù
解釋:
內心自覺慚愧不安。如:「由於個人的疏忽,造成公司重大損失,讓他感到很內疚。」三國魏.嵇康〈幽憤詩〉:「懲難思復,心焉內疚。」晉.陶淵明〈榮木〉詩:「我之懷矣,怛焉內疚。」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內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Guilt
作者: 沈六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內疚又稱罪惡感與無辜相對,指一個人發現自己破壞道德或規範的錯誤或罪行,而感到懊悔或羞恥的心理狀態。人們基於理性和意志,選擇自己的行動方式,且在社會人群中反應出來,但在不克自制中違背了道德規範時,即使未被別人發覺,自己卻不免心中慚愧而自責,便成了內疚。內疚被視為天生的、原罪的結果,這就是為什麼內疚補償視為依賴上帝的意志之上。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以為內疚是欲望的結果,是由妄念而生,因內疚而生出矛盾,或者將妄念壓入下意識而成為日後心理病徵,或者應用心理機制以自求解脫,但也可昇華而表現出文學藝術等創作。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內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似詞 抱愧、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