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凝固點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níng gù diǎn
解釋:
液體開始凝固成固體時的溫度。在正常的壓力下,各物質的凝固點並不相同。如水的凝固點是攝氏零度,水銀的凝固點為攝氏零下三十九度。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凝固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freezing point
作者: 顏政雄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物質由液體變為固體時的溫度稱為凝固點。以冷卻曲線法決定凝固點之方式如下述。
  以冷卻曲線法決定水的凝固點。純水在B點會有超冷現象,此時溫度低於凝固點,當冰與水開始分離後又上升至凝固點C,然後維持定值,一直到水完全凝固,由C到D過程,釋出潛熱後,冰繼續冷卻,溫度也繼續下降,D為溶化點(melting point)。一般純質凝點溫度等於溶化點溫度。
  以冷卻曲線法決定溶液的凝固點:剛開始溶液的冷卻溫度對時間關係與水相同,直到固體開始分離,在B'時溶質形成固體,溫度同時也上升至C',至D'時為飽和溶液,而後溶質固體佔一定比例,所以曲線保持水平,直到完全固體化(E'),而後溫度開始下降,固體冷卻。溶液凝固點較溶劑為低,稱為凝固點壓抑,以van't Hoff定律表示為:
  
  式中△T為純溶劑與溶液凝固點之差值; 為溶劑溶解潛熱;x2為溶質莫耳分率;R為氣體常數。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凝固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反詞 溶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