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厚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ㄅㄧㄢˇㄆㄧㄥˊㄨˋㄊㄧˇㄅㄧㄠˇㄇㄧㄢˋㄩˇㄉㄧˇㄅㄨˋㄐㄧㄢ˙ㄉㄜㄐㄩˋㄌㄧˊㄖㄨˊ:「ㄏㄡˋㄉㄨˋ」、「ㄓㄜˋㄎㄨㄞˋㄇㄨˋㄅㄢˇㄩㄝㄧㄡˇㄙㄢㄘㄨㄣˋㄏㄡˋ。」
  2. ㄅㄨˋㄅㄛˊ˙ㄉㄜㄖㄨˊ:「ㄏㄡˋㄔㄨㄣˊ」、「ㄏㄡˋㄕㄨ」、「ㄏㄡˋㄓˇㄅㄢˇ」、「ㄊㄧㄢㄍㄠㄉㄧˋㄏㄡˋ」。
  3. ㄕㄣㄋㄨㄥˊㄖㄨˊ:「ㄐㄧㄡˇㄨㄟˋㄏㄡˋ」、「ㄌㄨㄥˊㄑㄧㄥˊㄏㄡˋㄧˋ」。
  4. ㄉㄨㄛㄉㄚˋㄖㄨˊ:「ㄏㄡˋㄌㄧˋ」、「ㄏㄡˋㄌㄧˇ」、「ㄏㄡˋㄨㄤˋ」。
  5. ㄅㄨˊㄎㄜˋㄅㄛˊㄖㄨˊ:「ㄏㄡˋㄉㄠˋ」、「ㄉㄨㄣㄏㄡˋ」、「ㄖㄣˊㄏㄡˋ」、「ㄎㄨㄢㄏㄡˋ」、「ㄓㄨㄥㄏㄡˋㄌㄠˇㄕˊ」。
  6. ㄓㄨㄥˋㄕˋㄊㄨㄟㄔㄨㄥˊㄖㄨˊ:「ㄏㄡˋㄘˇㄅㄛˊㄅㄧˇ」、「ㄏㄡˋㄍㄨˇㄅㄛˊㄐㄧㄣ」。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厚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òu
解釋:
  1. 扁平物體表面與底面之間的距離。
    【例】這塊木板約有兩寸厚。
  2. 扁平物體表面與底面之間距離大的。與「薄」相對。
    【例】厚木板、厚衣服 ◎
  3. 多、大。
    【例】厚利、厚禮
  4. 濃、深。
    【例】濃厚、酒味厚、深情厚誼
  5. 敦實。
    【例】仁厚、寬厚、忠厚老實
  6. 重視、推崇、優待。
    【例】厚古薄今、厚此薄彼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òu
解釋:
[形]
1.扁平物體上下之間距離較大的。與「薄」相對。如:「厚紙」、「厚脣」。唐.白居易〈新製布裘〉詩:「布重綿且厚,為裘有餘溫。」唐.李賀〈苦晝短〉詩:「吾不識青天高、黃地厚,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
2.多、大。如:「厚利」、「厚禮」、「厚望」。唐.元稹《崔鶯鶯傳》:「兄之恩,活我之家,厚矣。」宋.錢公輔〈義田記〉:「公雖位充祿厚,而貧終其身。」
3.濃、深。如:「酒味厚」、「深情厚誼」。《儀禮.士冠禮》:「甘醴惟厚,嘉薦令芳。」
4.不刻薄的。如:「仁厚」、「寬厚」、「憨厚」、「忠厚老實」。
[名]
扁平物體表面與底面間的距離。如:「這塊木板約有二寸厚。」《禮記.檀弓上》:「天子之棺四重,水兕革棺被之,其厚三寸。」
[動]
重視、推崇。如:「厚古薄今」、「厚此薄彼」。《史記.卷五.秦本紀》:「遂復三人官秩如故,愈益厚之。」
[副]
優待。如:「厚待」。《禮記.中庸》:「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āu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 指物體表面與底部之間的距離比較大的。與「薄」(po̍h)相對。
  2. [[形] ] 形容質量或程度多而且大。
  3. [[形] ] 指數量多的。
  4. [[形] ] 厚度。
反義詞:
音讀: hōo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解釋: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