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彼得羅虛卡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etrouchka
作者: 曾淑玲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為一幕四場的滑稽舞劇,又名《Petrushka》。1911年6月13日由狄亞格烈夫俄國芭蕾舞團(Les Ballets Russes de Serge de Diaghilev)首演於巴黎的夏特萊劇場(Théâtre du Châtelet)。米契爾.佛金(Michel Fokine)編舞,史特拉溫斯基(Stravinsky)和貝諾瓦(Benois)共同編劇,貝諾瓦兼任舞台設計,史特拉溫斯基兼任作曲。舞者則由尼金斯基(Nijinsky)、卡薩維娜(Karsavina)、歐爾洛夫(Orlov)及卻革堤(Cecchetti)擔綱。此劇主要描述在魔手下,三名被賦予生命及情感的木偶之間的三角戀情,最後主角彼得羅虛卡被情敵所殺,而這些曲折的情節都是受制於魔術師的魔法,彼得羅虛卡最終不過是受命運擺佈的木頭傀儡而已。《彼得羅虛卡》是史特拉溫斯基最可愛、最具戲劇性的作品,為典型的組曲形式,它包含〈狂歡節〉、〈魔法師〉、〈俄羅斯舞曲〉、〈彼得羅虛卡〉、〈黑木偶〉、〈芭蕾伶娜〉……等十四個樂段。其本身又可視為一部交響樂,為一幕四場的舞劇,相當於交響樂的四個樂章:第一部分為〈快板〉,第二部分為〈慢板〉,第三部分為〈詼諧曲〉,第四部分為〈終曲〉。整個樂曲中充滿了大量突然的強烈節奏及不和諧音,在排練時曾被戲稱為「偉大的噪音」。但佛金卻能設計出和史氏音樂配合得天衣無縫的造型及舞蹈動作,在演出時,讓觀眾輕易的接受了如此前衛古怪的音樂,令人不得不讚嘆佛金的編舞才能。
參照:
黃麒 & 葉蓉《現代芭蕾》1994、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George Balanchine and Francis Mason《101 Stories of the Great Ballets》1989.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彼得羅虛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