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方州 - 教育百科
  • 漢語拼音 fāng zhōu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āng zhōu
解釋:
1.古人認為天圓地方,因稱大地為「方州」。《淮南子.覽冥》:「背方州,抱圓天。」明.史可法〈請出師討賊疏〉:「我即卑宮菲食,嘗膽臥薪,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之物力,破釜沉舟,尚恐無救於事。」
2.古稱帝都。漢.班固〈典引〉:「日月邦畿,卓犖乎方州,洋益乎要荒。」
3.州郡。也指州郡的長官。南朝陳.徐陵〈武皇帝作相時與嶺南酋豪書〉:「彼豪門著姓,典牧方州,拘隔天朝,亟離寒暑。」唐.張說〈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碑〉:「年近知命,位止方州。」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方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