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日本烏魴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日本烏魴
英文名: Brama japonica
描述:
體呈卵圓形,側扁而高;頭背部圓凸。口大形,傾斜。吻鈍;下頜突出。上下頜及腭骨均有纖細牙齒。體被細鱗,鱗片中央有稜突或棘;體側縱列鱗數65-75。無側線;背鰭及臀鰭上被有細鱗,但基底無鱗鞘;尾鰭基部上的鱗與尾柄上的鱗比較,僅緩慢而漸次的變小。背鰭單一,起點在鰓蓋之後,不特別延長;臀鰭起點明顯在胸鰭基部後的下方,不特別延長;左右腹鰭相當接近;尾鰭叉形。體色為銀白色至銀灰色,死亡後魚體迅速轉變為灰褐色至黑褐色。背、尾鰭暗色;其餘各鰭淡色或稍暗。
分布:
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亞熱帶至亞寒帶海域,包括白令海、日本近海、台灣、菲律賓等水域。台灣主要分布於北部海域。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Brama japonica (Hilgendorf, 1878)
形態:
背鰭及臀鰭前部不特別高;頭部側扁,下頜較上頜長;尾鰭上葉長;體銀白色,死亡後迅速變黑。
分布:
太平洋西北,東北,西部(菲律賓,台灣),中部。
生態習性:
多在400公尺以上淺水層,最深可達1,000公尺,為海洋性魚類,以甲殼類(端足類及糠蝦),魷魚及小魚為食。很少在近岸出現。
利用:
為食用性經濟性魚類。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亞綱: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組: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亞組: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目: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首目: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亞目: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系: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科:
烏魴科(Family Bramidae),Pomfrets
上科: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日本烏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