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沮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ㄊㄨㄟˊㄙㄤˋㄧˋㄓˋㄒㄧㄠㄔㄣˊㄖㄨˊ:「ㄐㄩˇㄙㄤˋ」、「ㄑㄧˋㄐㄩˇ」。
  2. ㄅㄞˋㄏㄨㄞˋㄆㄛˋㄏㄨㄞˋㄖㄨˊ:「ㄐㄩˇㄏㄨㄞˋ」、「ㄐㄩˇㄅㄞˋ」。
注音:
解釋:

ㄐㄩㄕㄨㄟˇㄩㄢˊㄔㄨㄩˊㄉㄚˋㄌㄨˋㄉㄧˋㄑㄩㄏㄨˊㄅㄟˇㄕㄥˇㄈㄤˊㄒㄧㄢˋ西ㄒㄧㄋㄢˊㄐㄧㄥㄕㄢ˙ㄉㄜㄏㄜˊㄔㄨㄢㄋㄢˊㄌㄧㄡˊㄓˋㄐㄧㄤㄌㄧㄥˊㄒㄧㄢˋㄖㄨˋㄔㄤˊㄐㄧㄤ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沮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沮水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頹喪、意志消沉。
    【例】沮喪
  2. 敗壞、破壞。
    【例】沮壞、沮敗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河川名。源出大陸地區湖北省,東南流至當陽與漳水匯合,南流至江陵注入長江。
2.姓。如漢代有沮授。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止、阻止。《孟子.梁惠王下》:「嬖人有臧倉者沮君,君是以不果來也。」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五.姑妄聽之一》:「見悖理亂倫而不沮,是成人之惡,非君子也。」
2.敗壞、破壞。如:「沮壞」。《韓非子.二柄》:「妄舉,則事沮不勝。」唐.韓愈〈伯夷頌〉:「今世之所謂士者,一凡人譽之,則自以為有餘;一凡人沮之,則自以為不足。」
3.恐嚇、威嚇。《禮記.儒行》:「劫之以眾,沮之以兵。」
[形]
頹喪、意志消沉。如:「沮喪」、「氣沮」。《文選.嵇康.幽憤詩》:「神辱志沮。」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形]
溼潤、不乾枯。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一下.釋詁》:「沮,溼也。」唐.白居易〈履道新居二十韻〉詩:「門閉深沉樹,池通淺沮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