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狂犬病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uáng quǎn bìng
解釋:
  1. 由濾過性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常見於貓、狗、牛、羊等家畜,或被病畜咬傷傳染的人、畜。病毒進入動物體內,可潛伏四至六週。發病時會出現食欲不振、發燒、頭痛、狂叫等症狀,想飲水時,會發生喉部肌肉痙攣的現象,最後病毒破壞腦和脊髓,導致全身麻痺死亡。感染三天內,可注射血清治療。
    【例】所有的恆溫動物都會感染狂犬病,不只是狗或被瘋狗咬了的人。 △恐水病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狂犬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uáng quǎn bìng
解釋:
病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常見於貓、狗、牛、羊等家畜,人或其他牲畜被患病的牲畜咬時,亦可能感染。狂犬病毒進入動物體內,可潛伏四至六週。症狀為食慾不振、發燒、頭痛、狂叫、見水即產生咽喉痙攣,最後全身麻痺而死。治療的方法是在三天內注射抗毒血清。也稱為「恐水病」。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狂犬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相關閩南語 痟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