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硫污染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ulfur Pollution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由硫及其他化合物所引起的環境污染。硫在地殼中分布很廣,各種礦物燃料,如煤和石油等,都含有硫。硫在環境中大量以硫氧化物形式存在,部分以硫化氫與有機硫,如硫醇、硫醚、二甲硫,等的形式存在,會發生刺激性很強的惡臭污染。硫在大氣中的重要污染有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及硫酸鹽,主要來自礦物燃燒、含硫礦石冶煉,和硫酸、磷肥生產等。全世界二氧化硫的人為排放量每年約1.5億噸,其中礦物燃料燃燒占70%以上。二氧化硫的排放源,90%以上集中在北半球的城市和工業區,造成了這些地區的各種大氣污染問題。如英國倫敦多次發生煤煙引起的煙霧事件,以及北歐、北美之酸雨等。廢水中主要的硫污染物是硫酸鹽和硫化氫。某些工業如酸性礦水中含有大量SO42-。生活污水中的SO42-主要來自人糞排泄物。土壤中的硫酸鹽幾乎不會溶解,通過淋洗作用進入地表水和地下水中。大氣中的硫酸鹽主要以固態粒狀物形式存在,隨雨水降落或重力沉降到地面,是地面水和土壤硫污染及酸化的重要來源。硫酸鹽氣膠及硫酸霧會降低大氣之能見度,腐蝕金屬材料和建築物,它們的毒性比二氧化硫約高10倍,對人體、生物、物品等都有危害。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硫污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