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精力過剩說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nergy Surplus Theory
作者: 范瓊方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精力過剩說是西方古典遊戲理論之一,亦稱為「剩餘精力說」,此一學說可溯至德國的思想家席勒(F. Schiller)和英國的社會學家、心理學家斯賓塞(H. Spencer)等人之主張。他們認為行為的產生需要以能量做為基礎,兒童遊戲是由於機體內的剩餘能量需要發洩而產生;生物都有保護自己生存的能量或精力,以維持正常生活相關行為。若有過剩的能量留存下來,個體就會尋求各種不同的方法予以消耗,也就是會出現與維持或求生存毫無相關的行為活動,而且看起來是毫無目的的行為,而這些行為就是遊戲。藉著遊戲行為將過剩的能量發散於外,否則個體就如一不透氣的蒸氣鍋會發生爆炸一樣。事實上,遊戲是個體滿足了與生存有關的主要需欲之後,才可能出現的行為。換言之,遊戲是兒童釋放剩餘能量的最好形式。因此剩餘能量愈多,遊戲也就會愈多,低等動物用以維持生命的精力或能量較多,故剩餘的精力能量較少,因而不需遊戲或很少遊戲,然而高等動物用在維持生命的精力或能量較少,剩餘的能量或精力較多,故有較多的遊戲活動。由此可知,遊戲是個體滿足了與生存有關的主要需要後,才可能出現的行為。
  事實上,剩餘能量或精力與個體的遊戲行為有關之說,有下列幾個經常被議論之處:
  一.遊戲行為經常出現在兒童的生活中,也可以常常看到兒童們玩得精疲力盡的現象,似乎孩子把所有的能量或精力投入在遊戲活動中,而不是所謂的去消耗剩餘能量或精力。
  二.似乎很難界定哪一些能量是人類用來維持個體生存,而哪一些能量是人類用來消耗剩餘能量或精力以進行遊戲活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精力過剩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