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紅腿小隼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llared Falconet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Microhierax caerulescens
形態:
體長15~18公分,翼展30~34公分。不論在外形或是行為上都和伯勞非常相似。紅腿小隼頭頂及身體背面大致為黑色,有一粗而黑的過眼線,腹部及腿紅棕色,後頸白色。2個亞種大致相似,雌鳥則外表和雄鳥類似,但體型稍大且翼上白色的部分較多。
分布:
共2亞種,分布於亞洲東南部,由喜馬拉雅山脈至中南半島西南半部,平地至海拔900公尺皆有紀錄。
生態習性:
多於河川或溪流附近的森林邊緣活動。站立時有擺動尾羽的習慣,主食蝴蝶等昆蟲,有時也獵捕鳥類或蜥蜴。狩獵方式為在溪邊或是展望良好的枝頭上等待獵物經過,在空捕獲後再帶回原來的枝頭上食用,有時也成小群集體捕捉,一般來說黃昏時為活動高峰。繁殖期2~5月,利用別種鳥類用過的樹洞築巢,每窩產4~5顆卵,雌雄共同積極抵禦掠食者。
綱:
鳥綱(Class Aves)
目:
鷹形目(Order Falconiformes)
科:
隼科(Family Falcon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紅腿小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