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緬甸蟒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緬甸蟒
英文名: Python bivittatus
描述:
分布:
作者: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Python molurus bivittatus (Linnaeus,1758)
形態:
頭小,頭背部具有一褐色之箭形花紋,體型粗大,長度可達5公尺,身體為棕褐色或黃色,體背與體側佈滿大形鑲黑邊之棕褐色斑紋。
分布:
中國大陸南部與西南部、南亞之緬甸、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尼。
生態習性:
棲息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之森林,也會接近人類活動較為密集的鄉村與城市地區,夜行性,以哺乳類,鳥類為食,由於體型較大,亦會捕食山羌、羊與豬隻,卵生,每窩之產卵數可達50枚。緬甸蟒由於體型粗大,花色美麗,具有極高之皮革利用價值,因而其野生族群數量正持續減少。
目:
有鱗目(Class Squmata)
亞目:
蛇亞目 (Suborder Serpentes)
科:
蚺科(Family Bo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緬甸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