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自發性行為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mitted Behavior
作者: 張景媛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在行為學派的操作制約學習理論中,心理學家施金納(B.F. Skinner)以白鼠作實驗,設計了一個施金納箱,裡面有壓桿與食物槽。起初白鼠進入箱時盲目地亂闖,但無意中碰到了壓桿,因而獲得一粒食物。經過許多次同樣情形後,白鼠學會利用壓桿以獲取食物。這種操作制約學習論中的制約反應是屬於「自發性行為」,因為這種行為是主動出現的,在增強物(食物丸)未出現時就表現出壓桿的行為。因此自發性行為也稱之為「操作性行為」(operate behavior)。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情況是屬於自發性行為的表現。如學生努力學習後獲得了好的成績,得到父母師長的獎勵,因此激發他更加努力學習的行為。又如有人無意中拿了別人的東西,但是無人發現,使他獲得了自己想要卻一直無法擁有的東西。這種情形對他形成了鼓勵的作用,以後遇到類似的情境時,就會再想拿別人的東西。久而久之養成了偷竊的習慣。這些都是一種自發性行為的表現。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自發性行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