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蝹 - 教育百科
ˇ
部 + 10 畫 = 16 yūnǎo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ūn
解釋:
[形]
蝹蝹:龍的樣貌。《廣韻.平聲.真韻》:「蝹,蝹蝹,龍貌。」《文選.張衡.西京賦》:「海鱗變而成龍,狀蜿蜿以蝹蝹。」李善注引薛綜曰:「蜿蜿、蝹蝹,龍形貌也。」
注音:
漢語拼音: ǎo
解釋:
[名]
傳說中在地底下吃死人腦的怪物。《廣韻.上聲.皓韻》:「蝹,蟲名。如猿,常地下食人腦。」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下:「秦繆公時,陳倉人掘地得物,若羊非羊,似豬非豬。繆公道中逢二童子,云:『此名蝹,在地中食死人腦。』」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u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蜷曲身體、曲身蹲坐。
    例如:伊蝹佇壁邊。I un tī piah-pinn. (他蜷在牆角。)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