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蟯 - 教育百科
ˊ
播放
ˇ
部 + 12 畫 = 18 ráo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蟯蟲:一種白色小寄生蟲。成蟲喜歡寄生在盲腸部位,雄性蟯蟲長約三至五公釐,雌性則長達十公釐左右。尾端長如針狀。雌蟲會在夜裡爬出,在肛門及會陰部產卵。最常發生在兒童身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蟯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ráo
解釋:
  1. →蟯蟲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ráo
解釋:
參見「蟯蟲」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giô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文蛤。貝類。殼略呈三角形,大的長二、三寸,殼表彩色或暗褐或灰白。生於沿海的沙中,以藻類為食。肉味鮮美,極富營養。
  2. [名] 借指女性生殖器。
    例如:三條茄毋值一粒蟯。Sann tiâu kiô m̄ ta̍t tsi̍t lia̍p giô. (三個男的還不如一個女的。)
同義詞: 粉蟯、蟯仔
音讀: ngia̍uh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蠕動。
    例如:坐好,莫蟯蟯旋。Tsē hó, mài ngia̍uh-ngia̍uh-suan. (坐好,不要像蟲一樣一直動。)
音讀: jiâu/liâu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