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鮞綠泥石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鮞綠泥石的英文名Chamosite是Berthier在1820年依發現地-瑞士的Chamoson來命名。它是一種富鐵的綠泥石,化學式為Fe32+[Fe22+Al] [Si3AlO10](OH)8,易溶於熱鹽酸中。單斜晶系,摩氏硬度介於2.5~3之間,比重為2.95~3.3,顏色呈綠色系列,條痕從綠色到灰色,具油脂到玻璃光澤為其基本物理性質。鮞綠泥石常見於沉積鐵礦中,呈鮞狀構造,也產在低度區域和接觸變質岩中,花崗片麻岩中,硫化礦床周遭圍岩熱液換質帶中,或是火山岩的杏仁孔洞中。經常與菱鐵礦、高嶺石、石英、磁鐵礦、輝石、方解石相伴共生。在台灣地區分別在台灣東部硬綠泥岩中和北濱公路台北縣和美海岸之菱鐵礦結核核心處發現鮞綠泥石。
知識 1:
2.95~3.30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鮞綠泥石
化學成分: Fe<sub>3</sub><sup>2
國內產地: 台灣東部硬綠泥岩中
國外產地: 瑞士Valais的Chamoson,Uri的Windgalle
學域-大分類: 地質-岩礦類
礦物分類: 矽酸鹽
紀錄類別: 礦物知識單元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