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鼻笛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í dí
解釋:
樂器名。流行於高山族間的吹奏樂器。形制可分單管與雙管兩種,均為竹製豎吹。音色柔美、纖細,常用於婚喪、獵歸、迎客、祭祀等演奏。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鼻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雙管鼻笛一根是吹奏旋律,一根是吹奏單調低音,鼻笛是以竹子為素材,利用天然竹節穿一小孔而成,並在吹奏旋律的一根笛管(公笛)上端開三孔。吹奏的時候以一邊鼻孔貼近笛口吹,或是以一邊鼻孔堵住吹奏,音色低沉、柔和而哀怨,是需要高度吹奏技巧的樂器。
知識 1:
砍削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鼻笛
分類: 娛樂器物:嗜好品用具:鼻笛
功能用途: 娛樂
學域-大分類: 人類-民族
文化區: 南島語族
族群: 魯凱(Rukai)
紀錄類別: 民族知識單元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i Ti
作者: 郭玉茹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樂器名。流行於臺灣原住民的吹管樂器。又稱「鼻簫」、「帕奴歐歐」、「勃里」、「拉里各丹」。管身竹製,長十五至六十公分,上開三至六個按孔,上端橫切面處設圓形吹孔。演奏時,用一手拇指關節或草葉卷、紙卷堵住一個鼻孔,用一鼻孔吹奏發音。音色柔和纖細,一般用於婚喪、獵歸、戀愛、娛樂、迎客、祭祀、豐收、節日中,不同部族之使用場合略有不同。
參照:
《中國少數民族樂器誌》。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鼻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傳統民族樂器資料庫
原住民吹奏類:
台灣原住民,包括阿美族、布農族、鄒族、排灣族、魯凱族、平埔族等,都有鼻笛。竹製鼻笛有單管與雙管兩種,在頂端的竹節上開小圓洞,鼻孔置於圓洞(吹口)吹奏。排灣族的雙管鼻笛其中一管無指孔(音孔),另一管多為三或四個孔,無音孔的管吹奏單音的持續低音。演奏方法為將鼻笛的吹口貼緊兩邊鼻孔,鼻子過尖或太小,發音稍有困難。
資料來源: 臺灣音樂館 傳統民族樂器資料庫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