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繚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ㄔㄢˊㄖㄠˋㄨㄟˊㄖㄠˋㄖㄨˊ:「ㄌㄧㄠˊㄖㄠ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繚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iáo
解釋:
  1. 纏繞、圍繞。
    【例】繚繞
  2. 一種縫紉方法。用針把布邊斜著縫起來。
    【例】繚縫、繚貼邊、繚衣裳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iáo
解釋:
[動]
1.纏繞、圍繞。如:「繚繞」。《楚辭.屈原.九歌.湘夫人》:「芷葺兮荷屋,繚之兮杜衡。」《文選.班固.西都賦》:「繚以周牆,四百餘里。」
2.一種縫紉方法。用針把布邊斜著縫起來。如:「繚縫」、「繚貼邊」、「繚衣裳」。
[名]
圍牆。《聊齋志異.卷七.金和尚》:「每一門內,四繚連屋,皆此輩列而居。」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iāu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繩索。
  2. [[動] ] 將東西綑住、纏繞起來。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