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彗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ㄏㄨㄟˋㄒㄧㄥㄏㄨㄢˊㄖㄠˋㄊㄞˋㄧㄤˊㄩㄣˋㄒㄧㄥˊ˙ㄉㄜㄒㄧㄠˇㄓˊㄌㄧㄤˋㄊㄧㄢㄊㄧˇㄏㄡˋㄇㄧㄢˋㄊㄨㄛ˙ㄓㄜㄔㄤˊㄔㄤˊ˙ㄉㄜㄉㄞˋㄓㄨㄤˋㄍㄨㄤㄇㄤˊㄖㄨˊ:「ㄏㄚㄌㄟˊㄏㄨㄟˋㄒㄧㄥ」、「ㄅㄞˇㄨˇㄏㄨㄟˋㄒㄧㄥ」、「ㄏㄞˇㄦˇㄅㄛㄆㄨˇㄏㄨㄟˋㄒㄧㄥ」。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彗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ì
解釋:
  1. 掃帚。
  2. →彗星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ì
解釋:
[名]
1.掃帚。《禮記.曲禮上》:「國中以策彗卹勿驅,塵不出軌。」漢.鄭玄.注:「彗,竹帚。」
2.參見「彗星」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uī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掃帚。如:「擁彗迎門」。《說文解字.又部》:「彗,掃竹也。」《禮記.曲禮上》:「國中以策彗卹勿驅,塵不出軌。」《漢書.卷六四下.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王襃》:「及至巧冶鑄干將之樸,清水焠其鋒,越砥斂其咢,水斷蛟龍,陸剸犀革,忽若彗氾畫塗。」

2. 星名。「彗星」:環繞太陽運行之小質量天體。主要分彗核、彗髮與彗尾。其外貌、亮度均隨其與太陽距離之遠近而發生變化。軌道則為以太陽為焦點之圓錐曲線,多以拋物線居多,橢圓次之,雙曲線最少。解體後轉化為小行星或流星群。中古時,彗星出現常被視為災禍、戰爭之不祥徵兆。亦稱為「帚星」、「欃槍」、「掃星」、「掃帚星」。

3. 曝晒。《六韜.卷一.文韜.守士》:「日中必彗,操刀必割,執斧必伐,日中不彗,是謂失時。」

注音: ㄏㄨㄟ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彗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