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綠裸眼鸝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Green Figbird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Sphecotheres viridis
形態:
體長約28公分。喙黑色有力。鳥的羽色在不同亞種間有明顯的差異,分布於北方的亞種,喉、胸、腹部為黃色,澳洲東部的亞種喉部灰色而胸腹部綠色,下腹部和尾下覆羽白色。身體背部的羽色大致相同,頭部黑色,眼周圍皮膚裸露呈桃紅色,翼狹長,背部和翼羽綠色,尾羽黑色,邊緣以及末端白色。雌鳥身體背部褐色,腹面為白色底有褐色縱斑。
分布:
共3亞種,分布於澳洲東部和北部、新幾內亞及亞洲東南部之印尼。
生態習性:
棲地為熱帶雨林和尤加利樹林。適應人為環境,雖然原本的棲地為森林,但是在其分布地區已經成為都巿中最常見到的鳥類之一。成鳥單獨或是成對行動,幼鳥則會形成吵鬧的鳥群。食物種類多樣,會吃野生植物和香蕉等農作物的果實,以及昆蟲。鳥巢淺盤狀,很薄,由下往上透空觀看時,可以見到卵位於其中,巢由細樹枝、草、藤蔓組成,懸掛於細樹枝的末端。
綱:
鳥綱(Class Aves)
目: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科:
黃鸝科 (Family Oriol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綠裸眼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