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協調性 - 教育百科
調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ordination
作者: 林學宜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協調性是指正確、圓滑且有效地進行各項運動的能力,也就是指作用肌群使用的時機正確,而且動作方向及速率恰當、平衡穩定且有韻律性,能使全身動作一致,肌群不會產生相互頡頏的現象。
  一個人協調性之好壞,最大影響因素在於其中樞神經是否能扮演好它的角色,如一個人之中樞神經和本體接受器能確實的支配頡頏肌(antagonist)適時的收縮和放鬆,能知曉錯誤之動作,且有適時地在下一個動作中做調整的能力,則此人之協調性便可稱為良好。
  協調性的好壞對於運動成績影響非常大,因為如果協調性良好,則可利用最少的能量產生最大之效果,例如投手投球或擲鐵餅,以及擲鉛球等。優秀的(協調性好)擲鐵餅選手和不好的(協調性差)選手之間最主要的差別在於:不好的選手在繞著圓圈旋轉時伸開,而優秀的選手則一直保持盤繞到開始擲出時。由此可知,具備良好的協調性乃是使運動成績進步的必要條件。
  協調性訓練首先要注重特殊性原則,因為不同運動項目之間的協調性模式並不完全相同,例如有些項目非常重視手眼協調,有些則重視手腳之間或全身性的協調,故不同運動模式的動作學習彼此之間不易獲致協調,此乃是每個人擅長不同運動項目的主因。因此,其訓練方法是以各運動的重點做系統性的配合練習,直至完成神經結訓練後,該動作的協調性才會提高。一般而言,全身性的協調訓練以俯臥蹲撐的訓練效果最為有效。
  協調性與正確性、平衡性、時機、敏捷性及柔軟性等體能因素有密切關係,若要考驗協調性之好壞,可用連續後迴環上、曲折運球等測驗方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協調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