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仗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ㄅㄧㄥㄑㄧˋㄖㄨˊ:「ㄧˊㄓㄤˋ」、「ㄆㄧㄐㄧㄚˇㄓˊㄓㄤˋ」。
  2. ㄓㄢˋㄓㄥㄓㄢˋㄕˋㄖㄨˊ:「ㄉㄚˇㄓㄤˋ」、「ㄕㄥˋㄓㄤˋ」、「ㄅㄞˋㄓㄤˋ」。
  3. ㄎㄠˋㄖㄨˊ:「ㄓㄤˋㄕˋ」、「ㄓㄤˋ」、「ㄓㄤˋㄉㄢˇ」、「ㄓㄤˋㄧˋㄓˊㄧㄢˊ」。
  4. ㄋㄚˊㄖㄨˊ:「ㄓㄤˋㄑㄧˊ」、「ㄓㄤˋㄐㄧㄢˋㄦˊㄌㄧ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仗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àng
解釋:
  1. 戰事、戰爭。
    【例】勝仗、敗仗、打仗
  2. 憑藉、依靠。
    【例】仰仗、狗仗人勢、仗勢欺人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àng
解釋:
[名]
1.兵器的總稱。《新唐書.卷一三七.郭子儀傳》:「大戰,王師不利,委仗奔。」
2.戰事、戰爭。如:「勝仗」、「敗仗」、「打一場硬仗!」
[動]
1.憑藉、依附。如:「仰仗」、「狗仗人勢」。《漢書.卷四八.賈誼傳》:「顧行而忘利,守節而仗義。」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你倚父兄,仗勢欺人。」
2.握、拿、持。如:「仗旗」。《西遊記》第四回:「一個個執戟懸鞭,持刀仗劍。」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iō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