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翿 - 教育百科
翿
ˋ
  • 部首 ㄩˇ
  • 部首外筆畫 14
  • 總筆畫 20
  • 漢語拼音 dàotáo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ào
解釋:
[名]
古時舞者所持的羽扇。《詩經.王風.君子揚揚》:「君子陶陶,左執翿,右招我由敖。」
注音:
漢語拼音: táo
解釋:
(一)之又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翿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ㄉㄠˋ

古代以氂牛尾或鳥羽等製成之裝飾物,形多下垂如蓋。用於舞蹈、儀隊車仗中,葬禮時亦用於引導棺柩隊伍。用同「纛」。《說文解字.羽部》:「翿,翳也。所以舞也。」清.段玉裁.注:「翿也,纛也,羽葆也,異名而同實也。漢羽葆幢以犛牛尾為之,在乘輿左騑馬頭上,或云在衡。」《詩經.王風.君子揚揚》:「君子陶陶,左執翿,右招我由敖。」《明史.卷六一.樂志一》:「又二人執翿,引文舞士立於東階下之南。」

㈡ㄊㄠˊ,ㄉㄠˋ之又音。

注音: ㈠ㄉㄠˋ ㈡(又音)ㄊㄠ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翿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