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基本真理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Fundamental Truth
作者: 方永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基本真理指最重要或最終的真理而言,是所有思想的起點及知識整體的基本原理原則,對正確穩固的思想及行動是不可或缺的。
  十九世紀哲學家麥克考士(J. C. McCosh, 1811~1894)曾在其批評約翰‧彌爾(J.S. Mill, 1806~1873)的文章〔對於基本真理的辯護〕(A Defence of Fundamental Truth)中使用「基本真理」一詞。麥克考士認為上帝是存在的,上帝不僅透過祂所建立的自然法則與世界發生關聯,也透過某些特別的行動來實現對人類的庇佑。麥克考士一方面接受達爾文(C. Darwin, 1809~1882)式的演化(evolution)觀念,但另方面也將物種的競爭生存解釋為上帝施行創造的工具。在知識論方面,麥克考士站在蘇格蘭的常識哲學(Scottish Common-sense)觀點上,主張我們對世界所具有的自然信念(natural beliefs)是不容置疑的,這些「基本真理」雖源於經驗,但亦為思想與行動的基礎。這些自然信念一方面包括了因果(causation)與善(good)的觀念等必然性原理,另方面也包括由必然性原理所引伸出來的信念。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基本真理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