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罟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網的總稱。
    【例】網罟、牽罟
  2. 用網捕捉魚或鳥獸。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網的總稱。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七下.釋器》:「罔謂之罟。」疏證:「此罔魚及鳥獸之通名。」《孟子.梁惠王上》:「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動]
用網捕捉魚或鳥獸。晉.傅玄〈羽籥舞歌〉:「羲皇之初,天地開元。罔罟禽獸,群黎以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oo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漁網。
  2. [[動] ] 撈。用漁網在水中撈魚蝦。
  3. [[動] ] 撈。用工具在水中撈東西。
  4. [[動] ] 留養小孩。舊時指寡婦改嫁,其子女由原本夫家的公婆、親戚留養,而沒有跟著到新的夫家去。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罟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